昨天有一个热门微博事件是,一位网友发现卫生巾竟然有卖散装的,这种卫生巾价格便宜,100片只需22块钱,差不多两毛钱一片。
有人问,这么便宜的卫生巾也敢用?结果两位已经购买的女孩子回: 我有难处。
网友把这些内容发到微博上,截止我写稿时,热搜已达11亿多次,一句 “我有难处”,让我们开始重视 “卫生巾自由”这件事。
当大部分人在为两个买家感到揪心的时候,却有人对这种“难处”提出了质疑:
“一个月就几十块。”
“不就等于两杯奶茶,一杯星巴克吗?”
“双十一双十二那么优惠,多囤点备用呀!”
真没想到二十一世纪了,居然还会出现这种 “何不食肉糜”的言论。
是时候该正视这种特殊的 “难处”了。
因为卫生巾是真的好!贵!啊!!!
(这是护垫,比较便宜,不是卫生巾)
女生为啥一到购物节就定好闹钟抢卫生巾的优惠?不是因为我们闲,是因为平时卫生巾真的太贵了。
男同志没买过,可能没概念,妹子今天特意去楼下的便利店拍了一下。
没有十元以下的。
月经每月一次,一次 4-7天不等,就算我省一点,按三包日用+一包夜用来算吧,那一个月也至少需要 40块。
如果再买几个安心裤,那每月卫生巾花费直奔60。
而且这钱是一点也省不下来。
即使绝大多数人可以支付得起费用,但这笔钱仍然不小。一些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:
妹子见过很多男生,不懂基本的生理常识。有些人以为经血一下就流完了,或者血量就像割了口子一样,一张卫生巾可以用一天,甚至有些人以为拿手纸垫一下就可以了。
(via@万物书房)
男女生理结构不同,很难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。
就像我再怎么努力也想象不到“蛋疼”这个修辞是多痛一样,男性也不知道女性来月经时是怎样的体会。
就不说那些痛经痛到吃止痛药的了,妹子就说那些最健康的女生的月经。
月经不是男生想象中一样只是温和的流点血而已,想止住就能止住。
女性无法憋住月经, 就像普通人没办法控制住打喷嚏一样。
女性无法控制时间,无论你坐着站着,跑步睡觉,月经想出来就出来,没有任何和你打商量的时间段。
女性无法一张卫生巾用一天,严格来说其实每两个小时卫生巾就应该换一次,不然捂出痱子是小事,严重的还会滋生细菌导致妇科疾病。
(via @生命时报)
女性更无法控制月经的流向,打喷嚏或者站起来的时候都会感觉血块“咕咚”一下涌出来,坐着时间久了,或者睡觉姿势不对,月经就会侧漏,血就会漏到裤子上,椅子上,床单上。
说实话,每次经期妹子都睡不踏实,屁股一凉就马上会惊醒,因为我知道:弄到床单上了。
所有女生在初高中阶段,应该都经历过一场卫生巾伤痛美学。哪个女生月经期腰上没系过外套,没在学生时代说过:“我走到前面你帮我看一下”呢?
所以卫生巾,不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品,它是生理必需品,不用就有可能患病、不育、甚至死亡。
一个月几十块对于上班族,的确不算什么,但对于那些贫困地区的女孩就不一样了。
有一个词,叫做“月经贫困”。
指的是女性无法在生理期获得用于生理期卫生管理的基本物资。
全球有5亿女性正在面临着 “月经贫困”的问题。
根据Always Confidence的调查,在美国,近五分之一的女孩因为买不起月经用品而缺课或退学。
“我要缺课七天,因为我的妈妈买不起卫生巾。”
在英国,至今仍有10%的年轻女性无法负担起每月购买卫生巾的费用。
在我们西北、西南等地的贫困山区里,至今还有许多女童和妇女只能靠内裤正反穿,或者用卫生纸甚至作业纸来解决每个月的生理期。
买不起,便寻找廉价代替品。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女性在月经期间,除了散装卫生巾,还有很多迫不得已的选择。
有人在淘宝上买纯棉老式月经布带。
不到20块钱,洗干净就可以一用再用。
有的人则选择垫卫生纸。
微博网友@走丢的难相处 分享了自己小时候来月经时使用的卫生纸巾
尤其在非洲一些更加贫困的地区,每10个女性里,就有1个在月经期间用不上卫生巾。
各种意想不到的东西,被她们在月经期间塞到私处:
被单上剪下来的破布、洗不干净的衣服、父亲的袜子、纸巾,还有些人用到了草木灰......
看到这些形形色色的奇葩DIY女性用品,有些人或许会感慨感慨:
都已经2020年了,为什么还会有人用这么粗制滥造的鬼东西?
原因很简单, 卫生巾很贵。
到底有多贵,我们来简单算一下:
如果按照线上热销的卫生巾售价来算,平均一片0.68元。
一个月花几十块钱在卫生巾这件事上,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,但在很多贫困地区却是根本不能想象的。
在杭州,一名癌症患者不愿意吸氧,就为了省下2块钱。
对于他来说, 2块钱比一个人一天的寿命还要重要。
而一位农村70多岁的老人,一个月生活费只需要花 20、30块钱。
所以,吃都吃不饱,哪里还顾上买卫生巾?
就像作家梅洁在《西部的倾诉》这本书中提到:
她们的女儿长大,像母亲的童年一样去放羊、去捡发菜,去挖甘草根,再长大像母亲少女时一样用破布袋草木灰侍弄月经。
她们经历着 "贫困——得不到教育——愚昧——更加贫困"的人生怪圈。
这也是很多贫困地区女孩子都多多少少会患有妇科炎症的原因所在。
更严重的,可能还会导致不孕不育,甚至引起生命危险。
所以再穷的女孩,也要花钱买卫生巾。
那些因为无法负担卫生巾而辍学的女孩,你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。
前段时间,李克强总理说: “中国6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,他们月收入也就1000元左右。”这1000元收入,不都是“生活费”,一部分还得用于交水电气费,一部分还得用于交通费通讯费,一部分还得用于人情往来的送礼,一部分还得用于购买稻种化肥等生产资料,这些必须费用一扣除,剩下也就五六百元了,平均每天也就20来元。
而且,更可怕的是,这6亿人中最穷的那部分人,每天的生活费只有10余元。十块钱能干嘛?肚子都填不饱。
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喝就喝奶茶,不是所有人都能吃得起汉堡,用这种算法来证明一个东西不贵,这背后延伸出的问题就是,中上阶层对贫穷缺乏必要的认知,从而丧失了对社会底层的共情能力。
我们可能很难想象,这样的生理必需品,一个月几十块的支出,就是有女孩付不起啊。
妹子今天看到很多网友把卫生巾太贵的原因归结于“税”上。
妹子想说,女孩买不起卫生巾, “税”或许是一个原因,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。
卫生巾作为普通商品,收的是13%的增值税,乍一看,是挺高的。
图源: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
可增值税这几年从17%降到16%又降到13%,税率是降下来了,可卫生巾这两年有便宜一点吗?(反正妹子翻了去年和今年的网购记录,并没有)
真正的问题在卫生巾本就是个 毛利率极高的产业。
有网友翻了国内某卫生巾企业的招股书,卫生巾每年的毛利接近60%。
(via 豆瓣网友@不知道)
厂家要是能少打点广告,少找点不贴边的代言人,啥都解决了。
卫生巾应该降税或者不征税,但如果真的免税,大概率受益的只有企业。原来那些买不起卫生巾的穷女孩,该买不起还是买不起。
比起在税上做文章,真正该呼吁的是降低定价,是官方补贴,是政府能像免费发放避孕套一样向女孩发放卫生巾。
不求品质有多高,起码保障上这些女孩最低的生理需求。
毕竟这些人生必须支付的的卫生开支,本就应该是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需要来兜底的啊。
本文作者为幽兰花香,转载请注明。